English

《科学家爷爷谈科学》引出的出版话题

2000-03-2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近期,中小学生“减负”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对象,而随着青少年课余时间的增多,科普图书市场也因此面临又一次发展机遇。在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发展形势下,如何创作、出版适合青少年需要的科普图书,越来越成为出版界、科技界、教育界以及读者共同关心的话题。

近年来,青少年科普读物的创作出现了一些新动向,一些著名的老科学家、院士也开始投入到科普书籍的创作中来,向青少年传播科学知识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《科学家爷爷谈科学》的科普丛书,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套书。这套丛书的编著者均为中科院院士和我国一流科学家,如为我国原子弹爆炸作出杰出贡献的王淦昌院士、著名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、现代鸟类学奠基人郑作新院士、中国最年轻的女院士赵玉芬、遗传学泰斗李振声院士……可以说,就作者阵容来讲,至今尚没有一套科普读物能与之匹敌。

对于科学家搞科普,至今仍存有很多争议。自中央作出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决定后,我国科普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,许多科技界高层人士纷纷倡议“科学家著书科普”,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就把编写科普书籍,做好科普工作规定为科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天文学家、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认为,科普不能单由科普作家担当。科学家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,对科学最了解、最有感情,理应是科学传播链中无可替代的“第一发球员”。尤其当代科学知识的前沿和最新发展,只能由科学家首先来传播。

但也有人认为,科学家长期工作在科学研究的前沿,对科学的发展有着精深的理解和高远的前瞻,固然可以保证所介绍的科学知识的严谨性、尖端性和权威性;但写科普也非易事,一是非常忙,二是有相当多的研究人员不善于用浅显的语言与公众进行交流,容易在无意中带进一些专业术语,这样的科普读物很难引起青少年的兴趣。

事实上,青少年科普不在于由谁来写,而在于谁能把它写好。科普是一门学问,科普书籍的创作同样是一种艺术。青少年科普书籍的作者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,也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,而更重要的则是树立一种全新的科普观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田松博士认为,我国目前青少年科普书籍仍未摆脱传统科普观念的束缚。在一些科普书中,科学家和科学知识是神圣的、权威的、不可改变的;青少年读者则是无知的,是被动的接受者。这使科学的“公共形象”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而走向了神坛。与此相对应,科普作者的这种俯视的视角,也就造成了目前青少年科普书籍的两个弊病:一是缺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;二是注重普及科学知识而忽略科学精神、科学理念的普及。

具有市场观念的人,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是谁。正如商业市场上的“消费者是上帝”的口号一样,青少年科普书籍的创作也要遵循一个工作原理——以青少年为中心。青少年作为主要的科普对象,其年龄层次、知识结构、心理因素等都决定了面向他们的科普读物必须具有趣味性。同时,科普又与学校教育不同,它是非强制性的,带有“自愿参与“的特征。青少年不接受不参与,科学是灌不进去的。正如一位孩子的家长所言,孩子一拿起就放不下的科普读物,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,趣味性较差的书,效果也不会太好。相反,如果科普做得好,使原本对科学无兴趣、无积极性的青少年接受并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,有可能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。

著名科普作家李元认为,科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,相反是非常有趣的,否则也不会吸引那么多科学工作者为它如痴如醉,关键在于科普作者能否把科学中原本有趣的现象如实地表述出来。这不单单是一个表达手法的问题,还有一个为青少年着想的观念问题。正如田松博士所言,科普书籍的作者应该摒弃那种有意或无意的居高临下的心理态势,通过作品与青少年读者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和交流的关系,改“俯视”为“平视”。

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科编辑室主任陈仲芳介绍,我国著名科学家林群院士在撰写《科学家爷爷谈科学》丛书中的《画中漫游微积分———著名科学家谈微积分》一书时,把读者能“读懂”作为自己写好此书的标准。他说:“读者懂或不懂,是反映著者水平高或低的镜子。读者是公正的裁判员。”为能让孩子们能读懂、爱读,他字斟句酌,六易其稿,才把稿子交出版社付印。今天,当小读者拿到这本书时,通过书中生动、具体形象的语言和图片,就可很快认识微积分这个大学中才讲授的知识。

对于如何使青少年科普读物通俗、有趣,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途径。田松博士认为,白居易诵诗给老妪的做法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。青少年科普读物的创作与出版,可以考虑让读者参与过程其中,如书籍出版前可请若干青少年读者先行阅读,他们认可了,书就出版;否则,就进行修改。另外,科学研究中有许多精美的图片,如放大镜下金属表面的花纹就很美丽。这些图片放入科普书中,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,而且可以活跃版式,给读者以直观的视觉刺激,以美的形式吸引青少年阅读的兴趣。而目前一些科普书籍中的图片,或与中学课本中的图片毫无二致,或仅仅是对理论的抽象的图解,缺乏应有的吸引力。

爱因斯坦曾经说过,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因为知识是有限的,而想象力推动着进步,是知识进化的源泉。据心理学研究,包括想象力在内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少年儿童抓起。但在传统的科普观念的支配下,我国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往往只是对科学知识作静态的客观描述,给读者提供的多是最后的结论;对于科学发展的来龙去脉,各种对立的观点以及当前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难题等却缺少相应介绍,而这些往往是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念所不可缺少的。

田松博士认为,科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发展过程,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时,不能仅给他们摆出一个简单的结论,而应该把科学的来源、历史的发展和科学家的探索经历自然地糅合在一起,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有条件怀疑精神,不盲从和迷信权威。协和医科大学张新庆先生则认为,我们没有必要在科普书籍中像课本一样,向青少年系统地阐述所有的知识,而只需介绍那些有趣的、最新的知识,把他们兴趣激发出来,引导他们走进科学的殿堂。同时,可以配合科普书籍制作一些简单、有趣的玩具性质的东西,让青少年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、了解和品位过程,这既有利于培植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,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。

《科学家爷爷谈科学》作为一套青少年科普丛书,仍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,如有些分册过于专业性,缺少新颖有趣的图片等。但可贵的是编著者已经冲破了传统科普观念的羁绊,不再只是单纯的介绍科学知识,而且字里行间都贯穿着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智慧和科学观念,读者从中可以获得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科学的认识方法。

如《伪科学——科学肌体上的癌细胞》一书,列举种种事例对伪科学进行曝光,揭露其卑劣手段及罪恶目的。如“邱氏鼠药案”揭露了“鼠药大王”邱满囤“发明”的“邱氏鼠药”用的是国家明令禁用的剧毒物质;“气功大师”不敢在几位院士面前做击碎人体胆结石气功表演,揭露了严新的谎言……青少年从这些具体事例中可以看到,科学工作者为维护科学的神圣,捍卫科学的尊严,而与伪科学进行坚决斗争的精神风貌,并会自然而然领悟到:人们认知客观世界,既要靠眼睛,又要靠头脑,还要善于运用两只手,把三者统一起来的科学观念。

总之,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,青少年科普书籍的创作与出版,要求作者、编辑应该树立一种全新的科普观念,即科普不是去教育青少年掌握多少科学知识,不是一种“单向”行为,而是要“让科学走进青少年,让青少年欣赏科学”,是一种“交互”、平等交流的渗透式的手段。与之相适应,青少年科普书籍的作者队伍,不应该光是科学家来做,社会上任何学有专长的人士都可以参与进来;而作者队伍的培养则需要政府、科技界、出版界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